搜尋
【妖言044】肉身蒙太奇下的顯微宇宙:評何曉玫舞作《極相林》(轉載自MPlus+)
演出結束,舞者在掌聲中逐一退場,而舞台上的煙霧持續捲動,在不可見的深處收束為一條向光的通道。觀眾紛紛離席,但腦海似乎仍承受著融合與分裂的痛苦,無法釐清我們究竟是透過巨大的天文望遠鏡向外探去、亦或是被一具顯微鏡頭給凝視著?歷經這齣舞蹈之後,眾人皆成為路易·卡洛(Lewis...
許鈞宜(美術系博士班)
2019年12月27日
【妖言042】【威尼斯雙年展導覽員手記】數位極權下,自由的可能:進入鄭淑麗的《3x3x6》(刊載於報導者)
藝術能詮釋世界,但藝術足以改變世界嗎?日前在威尼斯雙年展畫下句點的台灣館展覽──鄭淑麗的《3x3x6》,以高密度的藝術語言,抽絲剝繭解構當今社會人人成為監視者與被監視者的共犯結構,在詮釋歷史名人與當代性犯罪者的影像敘事中,暗藏反叛的可能。接受《報導者》與北美館共同培訓的藝術...
游承彥(北藝大藝跨所碩三)
2019年12月8日
【妖言041】觀點投書:為什麽我們反對死刑?(刊載於風傳媒)
天賦人權說中提到人的最大原則即為保有生命,生命權為一切權利之根本,失去生命的同時,其餘權力與價值也不復存在,且生命權一旦剝奪了便無法回復。死刑是透過剝奪此種權利達到維持社會秩序的目的,而根據憲法二十三條及大法官釋憲五九四號解釋之部分協同意見書中指出,當國家將基於某些原因而限...
唐若喬
2019年12月7日
【妖言040】日本—直島魅力,藝術是保存體驗的一種方式 The Enchantment of Setouchi(刊載於《 Event 365 生活誌》)
本文刊載於《Event 365 生活誌》,欲閱覽全文,請見《Event 365 生活誌》2019秋季號 (《Event 365 生活誌》官方網站:https://event365.com.tw)
陳君文(藝管所)
2019年10月31日
【妖言039】【女影影評】懷孕時,我只覺得大家把我當「生產容器」(轉載自性別力)
文|沈佳穎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動畫學系 在《尋找乳房》紀錄片中,有幾個鏡頭拍攝著台灣的街道,街道上大大的廣告看板,當紅的女明星代言著各式商品,光鮮亮麗的女性形象嶄露無遺,這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日常一景。而導演陳芯宜所呈現的這一幕,卻讓我想到盧森堡行為藝術家 Deborah...
沈佳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動畫學系)
2019年10月24日
【妖言038】《感謝上帝》:發聲的電影裡,無聲的角色(轉載自MPlus+)
聆聽「受害者」 穿著陳舊但體面、保暖皮衣的 Didier ,穩當地坐在咖啡廳位置上,向著對面座位身著正裝男性的眼睛,堅決說出:「我無法配合」。數分鐘前,第一次被 Alexandre 詢問,是否願意以受害者身份,出面公開控訴神父 Preynat...
游承彥(北藝大藝跨所碩三)
2019年8月24日
【妖言037】【投書】我們沒有家——大觀社區「生前告別式」藝術展的意義(轉載自報導者)
6月2日下午,板橋大觀社區舉辦「待騰空的地上物——大觀社區拆遷前最後展覽」閉幕晚會,這是強迫點交房屋前,居民和大眾僅存的相聚時光。晚會流水席設置於大馬路上,席開3桌,布滿居民款待的豐盛佳餚,舞台區除了樂團表演外,還有居民與自救會獻唱改編歌曲,老老少少十多人唱著:...
何睦芸(北藝大藝跨所研究生)
2019年8月4日
【妖言036】精緻通俗劇之可能《男言之隱》(轉載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演出:故事工廠 時間:2019/06/30 14:30 地點:臺北城市舞台 文 陳佩瑜(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生) 故事工廠自創團以來,明顯朝商業通俗劇邁進,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品牌形象與大眾口碑。《男言之隱》是第三回作品,已經過2015首演,與2016、2017...
陳佩瑜(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生)
2019年7月29日
【妖言035】台語片的烏托邦《台灣有個好萊塢》(轉載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演出:瘋戲樂工作室 時間:2019/06/16 14:30 地點:台北城市舞台 文 陳佩瑜(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生) 雖說是由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改編的音樂劇,但除了角色基本設定外,故事幾乎全部改寫;主線也從以愛情為主軸,轉變成以劇中編劇陳正華為首的圓夢勵志...
陳佩瑜(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生)
2019年7月18日
【妖言033】沒有魚吃的日子(刊載於《小日子》)
本文刊載於《小日子》,欲閱覽全文,請見《小日子》2019 第85期:走出戶外 在夏日風景吃頓飯 (《小日子》官方網站:https://www.oneday.com.tw/)
許育銀(文化資源學院碩士班)
2019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