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林宇軒(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2022年11月10日
【妖言076】漫談讀報經驗(刊載於《國語日報》)
漫談讀報經驗 ◎林宇軒(北藝大文跨所碩士生) 報紙,除了用來傳遞各種資訊,也有提供娛樂休閒的功能。你有讀報的習慣嗎?你最喜歡讀報紙的哪一部分呢?讓我們從「大歷史」和「小歷史」的角度,看看報紙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唯一的言論機關...
林宇軒(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2022年11月10日
【妖言075】詩的萬物論:當代詩的傳播與轉譯觀察(刊載於《文訊》)
詩的萬物論:當代詩的傳播與轉譯觀察 在《作家生存守則》中,朱宥勳指出臺灣的作家「不是靠筆吃飯的」;如果把範圍縮小至「詩」這個文類,詩人們在「寫作」以外的跨域嘗試可能比其他文類的寫作者更為豐富。隨著科技與網路的發展,傳播媒介越來越多元,當代詩的「轉譯」也逐漸成為文學場域的顯學...
張玉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
2022年11月10日
【妖言074】溫煦與殘酷、化身為蝴蝶──評同黨劇團《燃燒的蝴蝶》(轉載自天下雜誌@獨立評論)
同黨劇團於2022年10月28日到30日間,在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展開《燃燒的蝴蝶》劇作演出。劇作母題為慰安婦議題,述說著日治時期因太平洋戰爭而到南洋戰線慰安所擔任慰安婦的人物故事,其中更串接著台籍日本兵的子題。 甫走入劇場中,觀者可以看見淺白色布幕的下層帶有多層紅色唇印,與...
張玉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
2022年11月10日
【妖言073】並未經歷白色恐怖時代的我,為何走進戲院?──談《流麻溝十五號》(轉載自放映週報)
在進入戲院觀看《流麻溝十五號》之前,我的右手邊坐著一對夫妻,我詢問老先生:「為什麼你要來看這麼沉重的電影?」他告訴我,因為他經歷過白色恐怖時期,以前就讀中興法商(現國立臺北大學)時幫忙發過傳單。而他反問我:「那妳這個年輕人,為什麼要來看這部電影?妳沒經歷過那個時代。」我帶點...
張玉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
2022年11月10日
【妖言072】老派購物環保新勢力——新村小商號(轉載自關鍵評論網)
文:見域CitiLens/張玉伶(曾任職見域工作室編輯,現就讀北藝大文學跨域創作所) 攝影:Alf Wang 長期擔任清華大學竹蜻蜓綠市集志工的拉拉和鳳嬌,在市集中認識到無包裝商家「綠兔子」工作室,與天然材質產品結下了不解之緣。純手工的竹編袋子、木製餐具、天然香料、布衛生棉...
張玉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
2022年11月10日
【妖言071】為新住民點燈: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轉載自關鍵評論網)
文:見域CitiLens/張玉伶(曾任職見域工作室編輯,現就讀北藝大文學跨域創作所) 攝影:程天佑 「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坐落於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的小巷弄裡,書店的白底店招寫著「光」的各國語言:緬甸文、泰文、菲律賓文、越南文、印尼文、柬埔寨文、中文。走進書店中,可以看見一...
張玉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
2022年11月10日
【妖言070】為性別造一間閱讀的房間—瑯嬛書屋店長張之維(轉載自關鍵評論網)
文:見域CitiLens/張玉伶(曾任職見域工作室編輯,現就讀北藝大文學跨域創作所) 攝影:程天佑 輕輕拉開位於桃園中壢榮民路巷弄裡的瑯嬛書屋玻璃門,有隻名為「Maru」的虎斑貓躡手躡腳地湊近打量你,隨後又信步離開。牠的毛色發亮、雙眼如玻璃彈珠般靈動地轉呀轉,輕巧地引著採訪...
張玉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
2022年11月10日
【妖言069】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店帶你閱讀土地(轉載自關鍵評論網)
文:見域CitiLens/張玉伶(曾任職見域工作室編輯,現就讀北藝大文學跨域創作所) 攝影:程天佑 「走讀」有別於傳統的靜態閱讀形式,透過書籍上所撰寫的文字紀錄,帶領群眾到實際地景間理解當地所發生的人文歷史,而每位參與者因有各自的專業領域與生活關照,在走讀的過程中也能促進彼...
張玉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
2022年11月10日
【妖言068】在地智慧與知識——專訪女力:郭凱遠、黃芳琪、郭月媚(轉載自關鍵評論網)
文:見域CitiLens/張玉伶(曾任職見域工作室編輯,現就讀北藝大文學跨域創作所) 由文化部辦理的「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期望讓藝文展演與學校課程連結,計畫由專業藝文團隊執行,開發教案後媒合學校,將藝文活動帶入校園,然而,藝術展演該如何轉換為教案、過程中又有什麼樣的精采故事...
張玉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
2022年11月10日
【妖言067】河岸邊單車走讀—淡水無論如河書店(轉載自關鍵評論網)
文:見域CitiLens/張玉伶(曾任職見域工作室編輯,現就讀北藝大文學跨域創作所) 「走讀台灣」為文化部2019年響應世界閱讀日所發起的活動,該計畫推出近百條文化路徑,帶領民眾透過行腳過程體驗在地節慶、瞭解文史事件,並認識相關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