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ur Recent Posts

Archive

Tags

【妖言075】詩的萬物論:當代詩的傳播與轉譯觀察(刊載於《文訊》)

詩的萬物論:當代詩的傳播與轉譯觀察


在《作家生存守則》中,朱宥勳指出臺灣的作家「不是靠筆吃飯的」;如果把範圍縮小至「詩」這個文類,詩人們在「寫作」以外的跨域嘗試可能比其他文類的寫作者更為豐富。隨著科技與網路的發展,傳播媒介越來越多元,當代詩的「轉譯」也逐漸成為文學場域的顯學,各界對於「詩」有著不同於以往想像與實踐。在顧蕙倩等人編著的《現代詩的藝術跨界與應用》中,演示了詩如何在音樂、影像、劇本、廣告、文創領域中實踐;在這五種形式之外,當代詩還開展出了什麼可能?

 「展演」的行動詩學

無論是夏宇於再基地的《只有雨讓城市傾斜》展覽,或者是每天通勤可以看到的「臺北公車捷運詩文」,都成功地將詩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在文化場館中,這類創新的構想也時可見聞,如臺文館曾經推出的「文學籤詩機」、「詩意在遊戲」等互動裝置──參觀者一方面能夠吸收文史知識,另一方面同時擁有屬於自己的紀念品,讓文學從過往單向的「傳遞」,實質地進化為雙向的「傳播」。

提及詩的展演,便不能忽略近年臺北詩歌節的「開幕詩演出」以及趨勢教育基金會持續推動的「詩劇場」。透過空間的配置和感官體驗的提升,過往以詩為主題的劇場展演吸引了許多的觀眾前往欣賞,在學界也逐漸產出相關的研究論文,可以見得這是未來「詩轉譯」的可行方向:詩不只能靜態的「展」,還可以動態的「演」。

不同於現場的同步展演,詩在非同步「影像化」的過程較為複雜,目前可見的顯著成果有民視《飛越文學地景》系列影片、目宿媒體「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風車詩社的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三者各自向大眾展現了詩作、詩人、詩社的影像轉譯。談到詩與影像的結合,紅極一時的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與《返校》都加入了詩的元素;透過文學史的爬梳讓詩作和主題緊密結合,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轉譯。在娛樂之餘,陳義芝老師主持的「遇見一首詩」節目以及「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的圖片與賞析,也都讓詩「走出學院」被更多人認識,在網路時代發揮了一定程度的教育意義。

 聲化文學的時代

和其他文類相比,詩不一定有明確、連貫的情節,所以鮮見有「漫畫」或「動畫」的轉譯成果。不過,在「詩」與「歌」的幽微關係下,目前將「詩」改編或進一步轉譯為「歌詞」的嘗試非常豐富,包含以吳晟詩作為底本的《甜蜜的負荷》專輯、以賴和詩作為底本的《河》專輯、將文學史不同世代詩人詩作改編的《滾動的詩》專輯等,都是具有規模且創新的嘗試,讓未來「詩歌」的結合有不同的先行模式可以參考。


在這個聲化文學的時代,Podcast(播客)逐漸成為許多人的日常夥伴,目前已有非常多文學相關的節目。在「詩」方面,由鏡好聽製作的「鏡文化」節目除了刊登詩作,也邀請作者「親聲讀詩」,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而在2020年獲得國藝會贊助的《房藝厝詩》節目,每集則邀請不同的來賓,一起討論「詩刊經營」、「原住民文詩創作」、「獎金獵人」等主題。

除了單純的朗讀,「好燙詩刊:PoemCAsT」則更進一步提倡文學轉譯的「意識」,鼓勵詩人運用媒介優勢,以聲音展現文字所無法呈現的樣貌。以煮雪的人與配音員郭霖聯手製播的〈夜晚沙漠中的華麗餐廳〉為例,只要一戴上耳機、閉上雙眼就彷彿穿越時空親臨現場,體驗與世隔絕的「廣播劇」。不難觀察,當代詩的「閱讀」已經在這波風潮中逐漸開展為「閱聽」,這個離大眾看似遙遠的文類也逐步邁入了「聲音經濟」之路。

 「詩意」帶來的「生意」

羅智成的詩句「我心有所愛/不忍讓世界傾敗」曾被用於手機遊戲的文案宣傳;在文案以外,近年還出現越來越多和「詩」結合的商品──從常見的明信片、提袋、衣服、雨傘,到香水、首飾等奢侈品,都能看出詩的商業潛能。在這些文創產品中,何景窗以書法寫詩的「餐盤」將文學、藝術與日常三餐串聯尤具心意,而「《詩心引力》磁力詩生活月曆」除了具有實用性,同時將「詩」真正地融入生活,提升了文學的能見度與互動性。

而在與「飲食」的結合上,「詩」因為篇幅緣故,在所有文類中最具優勢。除了眾所皆知的「飲冰室茶集」,而聯合文學也曾邀集詩人、與食品公司推出印有詩句的「四季之詩牛奶糖」、「風味雪糕」等產品,讓文學的感官體驗被擴大。除此,「厚臺北」主題展也以「厚片土司」諧音「厚片讀詩」,推出詩句的包裝吸引購買;而紀州庵的「作家私房菜」則主打「人設」,以許多詩人、作家為餐點的名稱,提供了另一種更親切的「飲食文學」。在紀州庵一旁的同安街上,人行道的磁磚雕刻了不同詩人的詩句,形成一條獨特風格的「文學步道」──若與相關單位合作,在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的思維下,也許還能發展出常態的「文學地景走讀」,帶動整個區域的人文風氣。

 詩的大眾化與娛樂性

以「詩」為主題的桌上遊戲,有詩人嚴忠政所設計的《線索》卡牌;其不只富有娛樂性,更能夠實際應用於教學場域中,結合了遊戲與教育的雙重功能。雖然目前沒有以「詩」為主題的線上遊戲,但以「漢字」特色進行解謎的RPG遊戲《文字遊戲》提供了一種想像,也許往後能夠開發以「詩史」為主題的遊戲,將「詩」轉譯至更具有互動性的場合。

在「元宇宙」流行的2022年,NFT(非同質化代幣)也讓文學有了更多的可能,煮雪的人就曾以NFT的形式「再版」自己的《小說詩集》,其中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收藏者除了能夠展示詩作,還能以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的方式將詩「投影」至不同的實體環境,具有驚人的開創性。在科技浪潮的推進下,有不少詩人跟進投入NFT的行列;然而多數僅是將詩作「製圖」上架,讓 NFT淪為JPG檔案,在觀賞之外沒有其他的附加價值,往後的發展性不高。

相較於「詩藝大眾化」的厭世詩,我們更應該關注「詩意大眾化」的詩轉譯──這種「轉譯」並不是單純媒介上的「轉換」,而是在不同環境、不同產業中,運用不同場域的規則,使文學找到適合的定位。該如何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讓文學朝向「產業化」、破除「文學無用論」?透過以上的統整與觀察,「轉譯」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路徑。



林宇軒

1999年生,北藝大文跨所、臺大臺文所就讀。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成員,2021臺灣文學基地駐村作家。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香港青年文學獎、臺灣詩學研究獎等。入選年度《臺灣詩選》與《新世紀新世代詩選》,著有詩集《泥盆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