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妖言013】過去的預言,現在的警戒《鞋匠》(轉載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演出: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 時間:2018/12/23 14:30 地點: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演藝廳

提到波蘭,大多數的觀眾可能只會想到地理課本上,波蘭是一個離我們這個太平洋島國相當遙遠的歐陸國家。直到去年十月,有波蘭電視台公開支持臺灣、反對中國,這才讓臺灣人重新對這個國家有了新的認識。《鞋匠》一劇作於1934年的波蘭,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踏離歐洲的前院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卻悄悄溜進後門的年代。劇作家維卡奇(Stanisław Ignacy Witkiewicz)或許正是察覺到家鄉在歐洲的情勢,才在他的晚年寫下了這部被後世譽為預言的作品。不久後的1939年,波蘭遭到納粹德國和蘇聯入侵瓜分,正式揭開二戰歐陸戰場的序幕。

如此灰暗的氛圍籠罩著全劇,儘管如此,卻沒有使得戲劇情節過於艱澀難懂。三幕的結構分別是公爵夫人、檢察官和鞋匠三群主角的輪流掌權。以寫實的脈絡來看,這齣戲藉由主角群的行動,推進了階級的流動和權力的更迭,重現了某種歷史的可能性。而臺大戲劇系這次的版本,藉由投影的西洋棋局和舞臺上的大斜坡暗示,將這一層面表達地相當清楚。不過,劇中大量的長段台詞以及充滿象徵性的元素(巨大的軍官鞋、鞋匠們拆掉監獄柵欄等),實在讓觀者無法僅僅停留在寫實的脈絡之中。本次演出中,為了縮短時間,導演也刪掉了許多能更協助觀眾理解角色的台詞。不過,僅以心理的寫實脈絡出發去理解這些角色,對演員或是觀眾,必然會有不足之處。時不時會看到當某一角色在發表長篇大論時,其他角色的狀態陷入空白的窘境,便是此一緣故。如果將來有重製的機會,在手法上也可以更跳脫寫實,玩得更大膽,才能配合上原本情節中就存在的瘋狂。

與其把劇中的角色看待成完全寫實的存在,從另一層面看來,他們更像是當時各種意識形態的代言人。在對白之中,劇作家試圖玩弄的文字辯論可以很清楚地被見到。例如公爵夫人所代表傳統的貴族封建,檢察官所代表的菁英政治,超級工人所代表唯物的共產主義,農民與稻草人所代表的宗教(導演在本處的處理和原劇本不同),以及最後才出現的兩位代表幕後政府的同志,則是指向了法西斯主義。導演在投影中也使用了巨大的眼睛,讓觀眾容易想到《一九八四》之中的老大哥。除此之外,其手法對意識形態的著墨並不多。這些意識形態如同政權之間的爭鬥,而觀眾與鞋匠們同樣身為人民,在各個說法之間搖擺。而在中、美、日眾強權的夾縫中求生存的臺灣,不也是如此?回想去年的波蘭電視台事件,似乎就能想像在支持背後可能的原因。《鞋匠》作為1934年當時波蘭的預言,搬到2018年的臺灣也提供了我們許多政治上的警戒。原劇本對臺灣觀眾來說,有極大的文化差異,要是這一層面能夠被更明顯呈現出來,相信能讓觀眾擁有更大的共鳴和迴響。

(原文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332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