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139】一顆黃金之心的手藝與足跡 ─ 林禹瑄《春天不在春天街》(轉仔自《聯合文學》)
從同名詩作讀起,是「我」和「哀傷的女人」因愛而生的對位關係。詩中的絡石背離根源生長、人們套上鞋奔向遠方,關於「我」的一切卻如「鏽壞的釘子」被全盤毀棄,整首詩結束在「我住在母親一生漫長漫長的傷口裡/無法開口,無法不感到疼痛」。敘事者奇低無比的姿態顯得沉著而不矯作,這是《春天不在春天街》在當今台灣氾濫便宜的厭世情懷外,缺席同時在場的生存狀態。
是如此的黃金之心凸顯了林禹瑄詩藝的價值。從微光青春的〈對坐〉走到穩健決然的〈半途〉,林禹瑄這本詩集距離前作超過十年,時間的過渡為讀者帶來了空間的勃發。除了概念式的密室、旅店、房間,更多的是具體指涉的地點──動身實踐的「旅行」讓手藝不只在腦內空想,而是興發自活生生的足跡。林禹瑄遠離風土的描繪與議題的消費,眼光獨到地擷取自我與空間的靈光,營造出一種貫穿全書的冷峻氛圍。
儘管冷峻,但林禹瑄並未捨棄抒情之法。《春天不在春天街》的抒情主體散發一種荒涼的人生況味,濃厚的孤獨感來自「我們」縮減成「我」的內隱情緒,匱乏與渴望的生命經驗讓讀者信服。如果聚焦於內容之外的技術層次,會發現語氣的調控和複沓的使用在這本詩集熟練自如:「回到大馬士革」、「那時我們」、「我可以」、「我也曾」……所有筆下的地理空間都是詩人的心理空間。
林禹瑄招牌式的系列作,從《那些我們名之為島的》對應琴鍵數量〈寫給鋼琴〉的八十八個詩組、《夜光拼圖》穿插散落的二十二個同名詩組,到《春天不在春天街》亂數般的〈遺失地址的旅店〉,顯現出詩人的寫作企圖和整體世界觀。如果更細緻地尋索,會發現〈遺失地址的旅店〉初稿甚至比第一本詩集更早,崎雲就曾在《那些我們名之為島的》的推薦序稱這當時未集結的詩組是「短句力道的試驗與鍛鍊」。
遺失地址的旅店並不是「不在」,反而是「無處不在」──從系列詩組的「多好如果所有分離/都只是一塊冰忘了醒來/而失去了身體」到〈小雪〉的「以為自己是火」,才發覺「半途」不正是一種時空的「對坐」?回顧這些語言的足跡,是磨練將近二十年的手藝,現在終於來到了我們眼前。身為林禹瑄的忠實讀者,《春天不在春天街》證明了詩人依舊穩穩站在台上,不用宣稱任何席位的保留,畢竟未來我們還有漫長漫長的路要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