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ur Recent Posts

Archive

Tags

【妖言155】【在地實驗+數位藝術基金會】邊緣是眺望遠方的方式(轉載自《國藝會線上誌》)

看似「邊緣」,卻是更能敏銳察覺數位文化蛻變的「中心位置」,更能凝聚前進能量的所在……


「替代空間」與「文化實驗空間」消長


近年,台灣進入新興中大型美術館陸續揭碑營運的「大美術館時代」,與此同時,視覺藝術「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較90年代、2000年初而言,數量顯然驟減。然而,這樣的消長並不意味替代空間經常展示的實驗型內容,因此更有機會在白盒子(white cube)展出。反之,「替代空間」減少的這20年期間,也是90年代以來的實驗型創作轉型期;這段時間,實驗型創作的轉變包含幾個部分。


首先,實驗型創作從個人創作改為「實驗室」模式。從個人轉型為團隊創作,樂於找出團隊成員各自擅長的技術、議題其異質與同質,進行重組、混種,以開創新的感知為目的。並且,實驗型的創作者往往正面地將作品內部的「試錯」(try-and-error)空間向觀眾敞開,作為與觀眾對話的契機,更作為聚集同好、往後共同企及藝術「未來性」的基礎。「實驗室」概念主張「團隊」型而非個人的創作規模,訴諸「跨領域整合」,這個轉變助長近年「階段性呈現」(work-in-process)型態的作品成為「文化實驗」的主要調性。在經費方面,由於「實驗室」由多位創作者任務編組而成,經費勢必是足以支撐多人分工的製作(production)規模,而不是個人的創作(creation)規模。於是,跨產業、連結官方資源的創作漸成主流,逐漸地,但凡在公共空間呈現者,更多是完成度高的作品。再者,「大美術館時代」的前一階段,是近20年來台灣「文創產業園區」的時代。「文創產業園區」時期,官辦藝術節與流行文化商業展覽紛紛短駐文創園區,創造形式多元、佔地廣大,但是是消費型的嘉年華活動。晚近幾年,不僅是由官方酒廠轉型而成的文創園區,台灣隨著「文創園區」政策而開發的各類「文化園區」,全數邁入若非穩定發展便是面臨關閉的分水嶺時刻。回過頭來看,承接其後的「大美術館時代」意味著什麼?我所觀察到的,是「替代空間」曾經較為包容、支持的實驗型創作,近年改在中大型的專業場館中呈現,而其前提還包含該創作的經費往往來自該場館所支持、啟動,始能促成。「實驗」的主動性與自由度在這樣的發展下益發侷限。


在文化展呈空間、創作組成與經濟結構等生態的全面改變中,所有藝術類型中,體會甚深者莫過於「科技藝術」的創作與展演策辦者。創辦「在地實驗」(1995-)與「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2008-)的黃文浩,正是代表性的見證者與實踐者。1


從「去編輯台」到「黑克松」


在地實驗創辦的最初五年,多數工作在於探勘當代文化,並於自建的公共平台分享、交流,案例包含1996至1997年的54場「人文論壇」,以及1998年至2003年間,「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在網路「放送」的「在地新聞」。黃文浩指出,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的經營概念是「去編輯台」,也就是「共同編輯」形式:在地實驗負責發布新聞、維持影音編輯平台運作,由有意記錄、發聲者使用該平台,發表一己之見。不僅平台開放,在地實驗內部也保持開放。如黃文浩所示,在地實驗是「由人(主事者)定義空間」,也就是他歡迎不同的主事者來定義在地實驗的經營軸線。


「網路電視台」起步的90年代下旬正是台灣步入Web1.0的初期,在地實驗透過新聞紀錄的形式,探勘當代文化的同時,也鑽研「媒介技術」,深思「另類媒體」的可能。本世紀初,黃文浩與張賜福、王福瑞、顧世勇等藝術家組成「在地實驗媒體實驗室」;在地實驗媒體實驗室是科技藝術創作團體,也是策展團隊,也持續營運空間。正是此時,在地實驗由「平台」轉型為「實驗室」。2000年初期,在地實驗原有的剪接室、新聞錄影棚、演講場地轉型為展覽場地,主辦小型的科技藝術展演。除此之外,在地實驗與官方美術館合作,率先地將聲音藝術、科技藝術帶入美術館,即擔任北美館「異響/Bias聲音藝術展」(2003)與國美館「漫遊者:2004國際數位藝術大展」(2004)的策展團隊。2006至2016年策劃「台北數位藝術節」期間,黃文浩主張,他擔任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與數位藝術節策展團隊之一,其經營理念延續自在地實驗「去編輯台」概念,是集結眾人的智慧的「黑克松」(hackathon)精神。


黃文浩指出,就大環境而言,台灣科技藝術的高峰大約是2000至2006年之間,以2000年「二千國際數位藝術紀」(文建會與宏碁數位藝術中心、中國時報合作主辦),以及2006年台北市政府成立「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籌備處為顯著案例。2約莫在2006年之後迄今,也就是近20年來,台灣產業外移、全球景氣低迷,連帶重挫國內民間、官方對科技藝術挹注的資金,科技藝術在國內創作與國際交流的能量上由熱轉冷。


從1995年在地實驗成立迄今30年,或許可以初步區分三個「十年」階段。第一個十年裡,在地實驗摸索出「實驗室」精神與科技藝術軸線,成為台灣科技藝術創作及策展先鋒團隊。第二個十年,創作與策展能量轉向營運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團隊主體以更具產業、學界專業的「數位藝術基金會」為核心。在此期間,基金會不只透過台北數位藝術節耕耘公眾推廣與國際連結,更進一步將科技藝術光譜廣闊地開展,從「前衛」到「娛樂」都是台北數位藝術節關注的科技藝術。這段時間,數位藝術基金會透過競賽獎廣泛認識科技藝術新秀,也從中看見未來趨勢,主動扶植自「科技藝術」領域延伸的技術團隊,開發其發展商業模式的潛力。這類團隊諸如動力機械與公共藝術、3D列印、光學掃描與建模、兒童科技劇場等,為新世代打造各有所長、相互支援的生態系。這段期間,適逢在地實驗創辦20年,透過策劃論壇與重整影音檔案,在地實驗建立與新世代的連結。再次地,在地實驗以「影音串流」與「影音檔案庫」的媒介型式,在技術上實作「移動導播系統」與「網路直播技術」,並藉由90年代累積的影音檔案,發展「數位檔案開放取用」(暫譯為「open access digitalized archive」)與90年代藝術史等文化議題。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