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記◆ 書寫的姿勢:小說、時代與場域 整理/賴怡
整理/賴怡(北藝大文跨所學生)
講題:書寫的姿勢——小說、時代與場域
講者:梁莉姿
主持:張玉伶
時間:12/10,17:30-19:30
地點:C204
文學無法脫離社會,而社會包含政治。經常在小說中書寫香港社會和政治的梁莉姿,於本次講座中,聚焦介紹 1960、70 年代出生的香港中生代作家,面對 2014 雨傘運動失敗後,他們都用小說回應時代,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書寫姿勢,也影響了梁莉姿寫出《日常運動》。
她為我們詳談以下三組書寫香港政治的小說文本:
文本一、張婉雯〈拘捕〉(2017)
張婉雯於 2017 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微塵記》,以香港市民生活折射社會變遷,其中有三篇作品講述雨傘運動,〈拘捕〉為其一。
故事講述雨傘運動佔領區清場時,參與運動的哲學教授與學生之間產生一場思辨。小說裡,拘捕行動彷彿只是背景,重要的是這個時刻勾起師生間的爭論:誰是暴力、誰是正義、誰的路線更好。與其說是直接回應雨傘運動,不如說是運動參與者在梳理自身。(本段部分引用自:李薇婷〈文學作為抵抗:《微塵記》的一種讀法)
藉由本作,張婉雯早在 2017 年就提出社會運動中的世代矛盾:學生或年輕運動抗爭者,比起對政權的憤怒,有時候更恨的是明哲保身、以意識形態綁架學生的公共知識份子或中產階級成年人。另一方面,年輕時也曾經熱血抗爭的教授,面臨成年人的身分焦慮,既批判衝動的學生,又愧疚於自己的犬儒與拘泥。
這篇小說反映出香港中生代對社會運動的介入和懺悔,回應時代之餘也寫出了普世性,梁莉姿提到,賴香吟的作品中亦曾描寫類似的世代情結。
文本二、黃碧雲:〈陰天,間或有陽光〉(2015)、《盧麒之死》(2018)
雨傘運動完結後、2015 年初,黃碧雲於明報發表散文〈陰天,間或有陽光〉,將自己於巴黎的經驗,與法國大格命和對時事的微妙評論揉合在一起。
三年後,黃於 2018 年出版《盧麒之死》,故事圍繞 1966 年參與社會運動的青年盧麒充滿疑點的死亡,寫法前衛充滿實驗性——黃搜集盧麒事件前後十幾年大量的相關報導與史料,全篇小說完全以他人語言組成,然而在重組拼貼之間,已然是虛構與創造,開啟非虛構小說創作之路的可能性。
書末最後一章,黃並列盧麒和 2016 年因參加旺角騷亂被捕的運動青年梁天琦。黃書寫時代與運動時,總是傳達出對運動中理想主義者的嘲諷與憐憫,同時精妙捕捉到現今香港的種種氛圍。
文本三、鄺國惠《雲的理由》(2017)
這是一部含有魔幻元素的政治哲思小說。父親是警察,兒子是抗爭者,一同困在資本主義的 74 樓進退兩難。以辯證推進的手法,就同一個處境翻寫出三種結局,引發讀者對政治格局的思考。
梁莉姿也相當推薦鄺寫於 1995 年的得獎小說〈普洱茶〉,以香港、英國、台灣、大陸相似而不同的飲茶文化,編織出精彩的政治寓言。
除上述三位香港中生代作家之外,台灣作家邱永漢的《香港》,也在梁莉姿寫《樹的憂鬱》時有所啟發。《香港》這部小說以日語書寫,於 1955 年獲得直木賞。
邱永漢於二二八事件後先流亡香港、後移居日本,就像他當時無法在台灣書寫台灣故事,梁莉姿目前也無法在香港書寫香港故事。誰的故事、寫給誰看、追求具體或普世、如何引起當地社會共鳴,是他們共同面臨的課題。
香港政治小說為我們展示了文學介入時代的無限種姿勢,無論採取怎樣的形式、意圖、書寫策略,梁莉姿確定的是,香港仍然是現在的她最迫切、放不下的書寫主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