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妖言093】〈中華副刊〉雙週詩集導覽 現代詩與音樂的交響(轉載自中華副刊)
文/林宇軒 圖/黃騰輝 文學作品的「音樂性」具體而言是什麼呢?文字與音樂的搭配,能夠產生什麼特殊的效果?以下,就讓我們一起透過現代詩來解開疑惑,同時開啟文學與音樂的各種想像吧! 詩中的節奏和音韻 當音樂之外的藝術作品讓人產生對於音樂的聯想,我們便會稱其具有「音樂性」。若要將...
林宇軒(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2023年4月22日
【妖言092】〈中華副刊〉〈雙週詩集導覽〉如何朝向文學的核心(轉載自中華副刊)
文/林宇軒 圖/紀宗仁 2023年3月底至4月中,台灣共有兩本翻譯詩集出版,包含伍晴文翻譯的「插畫雙語版」《漂鳥集》以及逗點文創結社暌違多年重新推出、由劉怡臻與馮啟斌翻譯的峠三吉《原爆詩集》,而個人詩集則有三本出版。 生於湖北、定居於台灣的「包子詩人」王紅林推出詩集《花長出...
林宇軒(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2023年4月21日
【妖言091】〈前戲〉(刊載於《創世紀詩雜誌》)
本文刊載於《創世紀詩雜誌》,欲閱覽全文,請見《創世紀詩雜誌》 214 期,2023 年 3 月 春季號
林宇軒(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2023年4月20日
【妖言090】〈中華副刊〉讓我們以文字辨識彼此(轉載自中華副刊)
文/林宇軒 圖/紀宗仁 2023年2月至今有許多個人詩集出版,合集有新加坡詩人懷鷹主編的《四海俳句選》,翻譯詩集則有杜國清翻譯艾略特《四重奏》、孟明翻譯《策蘭詩選》增訂版、烏蘭翻譯《扎嘎耶夫斯基詩選》、陳榮彬翻譯布考斯基《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以及陳瑞山評介一百首...
林宇軒(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2023年4月19日
【妖言089】〈中華副刊〉〈雙週詩集導覽〉在日子的慣性裡齜牙咧嘴(轉載自中華副刊)
文/林宇軒 圖/簡昌達 2023年2月底到3月初,除了三本中文詩集,還有四本翻譯詩集出版,包含余淑慧等人合譯的泰戈爾詩集,以及李魁賢翻譯的土耳其詩人梅舒.暹諾《情話》、摩洛哥裔義大利詩人達麗拉.希雅奧薇《番紅花颯颯響》、哥倫比亞詩人溫斯敦.莫拉雷斯《甜美的安妮奇洛娜》。...
林宇軒(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2023年4月18日
【妖言088】〈中華副刊〉雙週詩集導覽 無數物象與抒情向我們報信(轉載自中華副刊)
林宇軒 2023年3月中至3月底,陳黎與張芬玲合譯的日本文學經典《萬葉集》出版,當中收錄了369首「和歌」,是該書正體中文版首度問世;而兩人合譯的聶魯達《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近日也推出了增訂新版。值此期間,台灣詩人共有六本個人詩集出版,包含擅長跨界的林豪鏘(1966-)推出...
林宇軒(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2023年4月17日
【妖言087】〈中華副刊〉出發與再出發的詩集們(轉載自中華副刊)
林宇軒 2023年1月共有八本台灣現代詩集出版,另外還有一本詩合集《詩偕:真理大學在地文創特色課程詩歌創作集》。 康原(1947-)的台文∕台語詩集《番薯記持 臺灣詩》附上朗讀的QRcode與蔡慶彰的彩繪圖,為書中九十首詩作增加了豐富度。全書分為四輯,如向陽所說具備了「臺灣...
林宇軒(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2023年4月16日
【妖言086】在極簡與極限之間《半醒》(轉載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文 李紹庭(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 空蕩蕩而毫無遮蔽的舞台上,波赫士・夏瑪茲(Boris Charmatz)自左舞台緩緩步入綠光幽幽的曠野,高舉的雙手彷彿正引領我們跨越夢境與現實的邊緣。 一小時的獨舞中,編舞暨舞者的他沒有其他夥伴,只有一盞追光燈奮力追趕其身影。光圈中...
李紹庭 (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2023年3月29日
【妖言085】〈中華副刊〉植物系詩人圖鑑(轉載自中華副刊)
知識份子最好的命運,從來就是以智識和美學去彌合或加劇生活與倫理中的落空。天賜的孤獨、親密關係的暴力、終將一死,如果這些可以作為知識,被消化與分析,如果這些帶著一些毀滅性的美?何嘗不可。班雅明如此,葉慈也如此。 暴力美學?美學本來就是暴力的。我們還靠這暴力活下去,還有賴此,以...
蕭宇翔(文學跨域創作所)
2023年3月23日
【妖言084】〈中華副刊〉虎紋(轉載自中華副刊)
「也許我的臉上記錄著魔法,也許我自己就是我尋找的目標。我正苦苦思索時,忽然想到美洲豹就是神的特點之一。」──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神的文字〉 ● 與波赫士不同,他與豹隔著牢籠遙遙相對,而我的豹就在我的身體髮膚之上。...
蕭宇翔(文學跨域創作所)
2023年3月22日